仓库货架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作,需综合考虑仓库空间、货物特性、作业流程、安全规范等多方面因素,以实现存储效率zui大化、操作便捷性和安全性的平衡。以下从核心维度详细解析:

一、仓库空间与布局因素
仓库结构参数
层高与净高:货架高度受仓库总高度(梁下高度、消防喷淋高度)限制,需预留顶部安全间隙(通常 30-50cm),避免货架顶部与障碍物冲突。例如,若仓库净高 8 米,货架高度一般设计为 6-7 米(含托盘和货物高度)。
地面承重:需明确仓库地面的承重能力(单位:kg/㎡),尤其是重型货架或高层货架,需匹配地面抗压强度,必要时通过加固地面(如浇筑混凝土垫层)或使用货架地基来分散压力。
柱距与通道:仓库立柱的间距决定货架的排列方式和长度(需避开立柱位置);通道宽度需根据作业设备(叉车、堆高车、AGV 等)的转弯半径、货物尺寸确定,例如叉车通道宽度通常为 2.5-4 米(取决于叉车类型和托盘尺寸)。
空间利用率目标
需平衡 “存储密度” 与 “存取效率”:密集型货架(如贯通式、穿梭车货架)空间利用率高(可达 80% 以上),但存取灵活性低;横梁式货架空间利用率中等(40%-60%),但存取便捷。设计时需根据货物周转频率选择 —— 快周转货物优先保证存取效率,慢周转货物可侧重密度。
二、货物特性因素
货物基本参数
重量:单托盘 / 单元货物的重量直接决定货架的承重等级(轻型≤500kg / 层,中型 500-1000kg / 层,重型≥1000kg / 层),需明确 “静态承重”(货架静置时的承载)和 “动态承重”(叉车存取时的瞬时冲击载荷)。
尺寸:货物的长、宽、高决定货架的横梁长度、层高和进深。例如,标准托盘(1200×1000mm)对应的横梁长度通常为 1200-1400mm(预留两侧各 50-100mm 安全距离);层高需大于货物高度 + 托盘厚度 + 存取间隙(10-20cm)。
物理属性:
易损货物(如玻璃、精密仪器)需设计防撞结构(如货架护脚、缓冲垫);
液体或腐蚀性货物(如化工原料)需考虑货架材质防锈(如镀锌处理)和防泄漏(如加装托盘围板);
低温环境(冷库)中的货架需采用耐低温钢材,避免低温脆化。
存储单元形式
以托盘为单元存储时,需匹配托盘类型(木、塑料、钢托盘)的尺寸和承重;
散货或小件货物需搭配层板、隔板或料箱,此时需调整货架层间距和横梁间距;
长条形货物(如管材、型材)需采用悬臂式货架,设计时需考虑悬臂长度与货物重心平衡。
三、作业设备与流程因素
作业设备类型
叉车 / 堆高车:需根据设备的提升高度、作业半径设计货架高度和通道宽度。例如,平衡重式叉车适合 5 米以下货架,前移式叉车可提升至 8-12 米,而高位叉车可匹配 15 米以上的立体货架。
自动化设备:若使用 AGV、穿梭车等自动化设备,货架需预留设备运行轨道空间,且结构精度更高(如立柱垂直度误差≤5mm/m),避免设备卡滞。
人力作业:手工存取的货架(如中型层板式货架)需考虑层高便利性(通常≤2 米,方便人工搬运)。
存取方式要求
先进先出(FIFO):适合食品、医药等有保质期的货物,优先选择横梁式货架、流利式货架;
先进后出(LIFO):适合批量大、周转慢的货物(如建材),可选用贯通式货架;
高密度存储:需频繁出入库的货物需避免过于密集的货架布局,防止作业拥堵。
四、安全与规范因素
行业安全标准
需符合国家或地区的货架设计规范,如中国《GB/T 28576-2012 仓储货架设计规范》、欧盟《EN 15512》,明确货架的抗倾覆系数(≥1.1)、横梁挠度限值(≤L/200,L 为横梁长度)等。
消防要求:货架排列需预留消防通道(宽度≥1.4 米),高层货架需配合喷淋系统覆盖所有货位,避免货物遮挡消防设施。
结构安全性
货架材质:承重部件(立柱、横梁)需选用高强度钢材(如 Q235B),并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确保节点强度;
稳定性加固:高层货架需加装水平拉杆、斜撑或背部抗剪撑,增强整体抗侧移能力;
防护装置:立柱底部加装防撞护脚(厚度≥3mm 钢板),通道两侧货架加装护栏,避免叉车碰撞导致结构变形。
五、成本与扩展性因素
初期投入与长期成本
货架材质(钢质、铝合金等)和工艺(焊接、冷弯成型)直接影响成本,需在承重需求与预算间平衡;
维护成本:易损耗部件(如横梁挂钩、防护条)需选择耐用材质,降低后期更换频率。
可扩展性
货架设计需预留未来扩容空间,例如采用模块化结构(立柱孔位可调、横梁可增减),方便后期根据业务增长调整层高或增加货架排数;
兼容多种货物类型:若未来可能存储不同尺寸的货物,货架层高和横梁长度应设计为可调节(如每 50mm 为一个调节单位)。